Showing: 1 - 4 of 4 RESULTS
读书

读书丨Dreamers: How Young Indians Are Changing the World

如果只看书名,“改变世界”这几个字眼会让我以为这书讲述是杰出印度青年的故事,讲述他们的成功之类。然而我预判错误,这本书更多讲的是当代印度(男)青年如何在一个变化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成功,这份成功的定义很简单,逃不脱权,钱,名三个字,实现成功的途径可以是开新媒体公司,开英语培训机构,做政府服务外包,做鸡汤大师,搞政治,当明星,甚至是搞诈骗。

通过作者的讲述,读者能够了解到这一代的印度年轻人都在想什么,追逐什么,心路历程又是怎样的。他们不少都出身微寒,很多来自印度广大的乡村地区,稍好一点的来自普通中产家庭,他们不甘于平庸且按部就班的生活,他们想要更多的钱,更多的影响力,更多的光环。作者承认她自己也不太理解这群人为什么如此出身却会有这么不切实际的梦想。他们有着野心和对成功的渴望,甚至有一些狂热和极端,有不少没有完成高等教育就加入了追梦的队伍。这个梦可以是很具象的,对那些男青年来说,无非是钱权在手,香车美女,耀眼的物质生活;这个梦也可以是很抽象的,对于热衷于通过政治来实现成功的青年来说,这个梦是让印度教占主导地位并掌握多数权利,又或者是让这个国家更加公平公正,不论什么身份都可以有上升的出路。

第一部分的三章里所描述的几位青年都还属于我能想象的范围之内,第一章讲的是几个年轻人办了一个像BuzzFeed这样的新媒体网站,叫WittyFeed,一群年轻人坐在一起挖掘编写能够带来巨大流量的内容,走的都是些标题党奶头乐的路线,公司的创始人招进来的也都是像他一样出身无名之辈却对成功十分渴望的年轻人。创始人像所有搞企业的一样,很会跟年轻人画大饼灌鸡汤。这个公司一度也挺成功,创造了很多流量。这个路线并不稀奇,很多国家的年轻人可能都走着类似的路。

第二章的英语培训机构让我想到了新东方,不同的的是,去新东方培训的大多是有出国梦的,不少最后也出国获得了高等教育,而去印度这家叫做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poken English的大型英语培训机构的学员们,去做培训只是为了获得基础的英语沟通技能,好在当地找一份工作,当地巨大的客服产业对能说英语的雇员需求也十分大。作者采访了这个机构的一位明星培训师,他来自农村,以前一句英语也不会说,曾经也是这个机构的学员,后来学得很好留下来教学成了明星培训师,也算是成功了。他这一类人爬到了这个行业金字塔偏上层的位置成功了,但不知道那些学会了英语去客服公司每天接电话的学员是否也会觉得自己是成功了呢?

第三章的年轻人的生钱之路是靠在村子里设立政府服务外包点,服务包括证件照,代填政府福利申请表,采指纹虹膜之类的行政事务。这类生意让我想到了上海梅龙镇广场美国领事馆签证中心的存包服务,简直一本万利。这类外包服务本身也许有一定利润的,但收入的大头似乎是来自村民的一些小贿赂,比如给这位年轻人多塞点钱以期优先被服务。年轻人对这类贿赂也毫无道德负担,收额外的钱收得心安理得。他搞这类外包搞得风生水起,业务逐步扩大,收入也越来越多,给家里盖了房子买了车子,给两个妹妹出嫁妆,因为钱多话语权也多,家中的大小事务都由他决定。这类成功的风险在于会被人举报,大房大车那么扎眼,村里人举报收受贿赂的行为也是一抓一个准。通过这章我也稍稍了解了印度政府的行政效率如何低下。

第二部分的两章里的年轻人的逐梦之路就有些疯狂了。加入护牛组织的这群年轻人在我看来就是无事生非的小混混,通过政治来消化自己无处安放的荷尔蒙和愤怒,进一步加剧族群分裂,做出来的事情特别疯狂,比如在情人节这种日子里在街上巡逻,看到有印度教姑娘和穆斯林小伙在一起就要上前强行拆散。这群男青年的政见显然和这部分另一章里出现的唯一女性角色的政见不同,后者呼唤公平平等,希望靠参政带来改变,通过竞选成为了学校历史上第一位学生会主席。竞选以及后续的任职期间都是喧嚣与风浪夹杂,甚至有敌对双方在街头的武力对峙。 一位呼唤公平公正的女性的上任似乎也无法改变各种分裂的大潮。

最后一部分里想要当明星的男青年可谓是以自己的经历来了次逐梦演艺圈,然而万般努力,即使在地区选美比赛中获得冠军,也没能让其顺利进入娱乐圈获得他想要的成功,仍然在四处奔波试镜,选美比赛得冠军带来的好处也只是让他成了下一届选美比赛的评委,当一次评委得到的金钱回报可能还不够他上次参赛交出去的参赛费。钱都让组织这些比赛的公司给赚去了,因为每个参赛选手都要交不少钱。第一个男青年还在苦苦追寻中,本章提到的第二个男青年却因为非常会模仿宝莱坞巨星Salman Khan小有名气,他同样是一位出身平凡却不甘于平凡的青年,虽然小有成功,但也没能成为大明星。毕竟宝莱坞已经有一位Salman Khan了不是?

想要当大明星是个很难成的事,然而有的年轻人只是想找一份普通的工作,等待他们的却是诈骗公司,他们交一笔钱给找工中介,中介很快能给他们介绍工作,但都不是什么正经工作,诈骗公司的业务就是搞网络诈骗,行骗手段并不高明,比如装美国国税局工作人员诈骗美国人的钱,又比如骗网络用户说他们的电脑感染了病毒,然后骗对方购买原本就是免费的杀毒软件。进这些诈骗公司工作的年轻人往往都干不长久,有的干几个月拿钱走人找下一个工作,可是找来找去却发现招人的公司都是诈骗公司,有的干几个月发现了财富密码,拿钱走人自己拉几个人头创业开诈骗公司,从曾经的员工变成老板。作者问他们是否会觉得良心过不去,但他们都能找到各种说服自己的方法让自己心安理得。

作者把当代印度年轻人的期望和绝望,焦虑与失落都展现在读者面前。其实可以隐隐看出作者有她自己的价值取向,比如她知道自己大城市职业女性的身份会让她采访的一些对象不舒服,比如她有点不太理解一些年轻人对政治的狂热和神神叨叨,但她已经算是比较克制,但凡自己有这些价值流露时也大方地说出来,没有遮掩。她也尽量从大环境去理解这些年轻人为何会这样,书中她提了很多次首相莫迪,提到他的政见以及从政风格是如何影响了年轻人;也提到了年轻人之所以找工作屡屡碰壁,是因为国家对基建和教育的投入都远远不够,就业市场很小。

尽管我在美国接触了不少印度人,但能来美国学习工作的印度人在他们本国应该算是比较有特权的一小群人了,和书中提到的大部分普通的印度年轻人应该是两个不同的群体,读这本书可以更全面一点了解印度年轻人这个群体,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未来,他们的梦想和幻灭。在书的结尾,作者形容他们“unsatisfied, unscrupulous, unstoppable,” 她知道他们很可能无法触到自己的梦想,但她也知道他们不会后退回到原来的生活,用作者的话说,他们会永远“悬在现实与梦想之间” (suspended between reality and their dreams)。

It’s like flying into outer space without a return plan: No matter where you end up, the sun still shines brighter and the stars are at your fingertips. 

日常

日常丨生日,春节,情人节,相识纪念日

每年初的节庆都特别多,我的生日,春节,情人节还有我俩的相识纪念日都叠在一起。今年没有什么大动作,像往常一样吃上一顿好的就算过节了。

自从过了35岁,时间在脑子里变得混沌起来,每次临近过生日时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几岁了,数学也不好,要算个一分钟才算明白。今年的生日在一月下旬,我算了半天才算清,哦,今年是过37岁生日,37岁拜拜,要38了,又老了一岁。

一月初就跟自己张罗好了蛋糕,考虑到家属的口味,我订了水果奶油蛋糕和巧克力蛋糕双拼。生日前的某天晚上,家属抱着我问我生日想要什么,说是要送我一双溜冰鞋。我说我什么都不要,给我钱就行。

于是生日那天早晨醒来就收到了家属打来的钱,这钱其实大部分最后也都花在了孩子和家用上。周五上班时带了个大袋子,午饭时间在寒冬里走去糕点店取了八寸蛋糕,放在办公室的公用冰箱里,下班再拎着回家。那天跟妈妈打了电话,简短说了几句,她正在包包子,说是小妹想吃。我说想吃街上到处都可以买到,自己做多麻烦。她说街上买的不放心。我奇怪她怎么会做包子,她从不做面食的。原来她打电话给舅妈,让舅妈问了菜场包子铺老板做包子的步骤。挂了电话她还发了张包子照片给我。不知道她此时不怕麻烦的自我奉献日后是不是又会变成对小妹情感绑架的筹码。

周六中午做了两碗七姊的方便热干面,和家属一起吃了,就当是庆生了。下午等孩子午睡起来,抱着她围着生日蛋糕一起唱了生日歌。家属教了她说“生日快乐”和Happy Birthday,在我生日过完了之后的几天里,孩子每天还是会对我说“妈妈生日快乐!”很是可爱。双拼蛋糕还是水果的那一半更好吃,巧克力那一半对我来说还是腻了些,水果那半就很清爽,以后可以继续买水果奶油口味的,或是试试其他非巧克力的风味。

生日快过完的晚上,家属问下次生日他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我说,你看,我过生日,蛋糕是我自己张罗的,生日吃的面条也是我自己张罗的,你也可以为我张罗点儿什么嘛,做顿饭给我吃也是可以的。

春节

往年还在念书的时候,每年春节还会和同学朋友们聚餐吃一次,出了学校就没有了爱组织活动的朋友,而自己又懒得组织,今年原本台湾朋友说要一起吃火锅,结果临近过节时她们一家都生病,于是火锅没吃成。

除夕那天给家里打了电话。孩子的班里倒是庆祝了一下春节,其他的妈妈准备了红包,ppt,金币,等等,我什么都没有,给孩子套了件红毛衣就当是过节了。某天馋饺子,去上班地点附近一家中餐馆点了饺子包子糯米鸡,饺子还行,包子不行,糯米鸡孩子倒是很爱吃。这些小食在我们这种小地方很难吃到好吃的,得去芝加哥这样的大城市吃才行。节前在亚米买了一大箱方便粉丝,尝试了几包也觉得平平无奇,味精太多。改天把每一个品种都写个短评,留着做个参考。

本想着错过了初一,不能错过十五,渴望大餐的胃终于战胜了懒惰,我组织了四个朋友一起去餐馆里吃顿大餐,一切都安排好了,人找齐了,位子定好了,结果前一晚我却生病了,第二天也没有好转,一大早给朋友们发短信取消了聚餐,于是又没吃成。

啊,吃一顿好的太难了。自己做呢,太懒,组织聚餐呢,又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意外。

情人节

然后情人节又到了。孩子的班级在情人节之前发了个食品单,家长自愿报名凑点吃的。我准备了草莓,其他啥也没准备。谁知其他家长都让自己的小孩给别的小孩带了礼物,于是我的小孩带了别的孩子送的一堆小礼物回来,而我这个极简主义懒人老母亲却什么都没给其他孩子准备。为什么要搞礼物这么些个东西啊!被peer pressure到有点烦躁,然后孩子因为收到礼物又产生了一堆垃圾。

因为什么都没给孩子带去心有愧疚,给老师发了邮件问能不能给班级捐点款,老师发了两个卡车玩具的链接,说挑一个买给大家。这样也好,买一个大家能一起玩,只产生一个包装垃圾,如果跟每个小朋友都买一件小礼物,那就会产生一堆包装垃圾。

小孩这才上日托没多久,我已经被这种送礼文化弄烦了。

情人节对我来说也没有很特别,周六那天我俩吃了顿法式brunch外卖,周日晚又吃了顿fine dining外卖,fine dining可真贵。

各种节日过于密集,时时庆祝就弄得人很疲惫,即使只是简单点个外卖回来吃,频率超过一周两次我很快也味觉麻木起来。我可以不过节,但孩子上学了好像会被推着天天过节,看来我是逃不掉了。

日常

日常丨去芝加哥的一天

下次注意:

  1. 出行前查天气,预测行程是否会被天气延误。这次遇到芝加哥下大雪,大巴晚到了将近半小时,因为对此毫无准备,后面赶时间赶得十分忙乱。
  2. 不过从后面看来,比预约时间晚到了5-10分钟好像也没有太大关系。
  3. 签证照片这样的事,能自己准备还是自己准备吧。这次使馆拍照相机出了问题,还耽误了一会儿时间。
  4. 不管去哪儿身上还是得带点现金零钱,万一要坐公车也比较方便。

一月初得知了妹妹的病情后,打算去欧洲看她。在纸上算着假期,看看什么时候出行合适。本来是打算七月去,跟上级打报告时她提醒我三月去也行。一开始我想着如果三月去,签证来不来得及办?后来查了一阵子资料,发现申根签的审理时间是两周,好像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长。所以什么事都不要想当然,多查多问,不要在事情还没办之前就假象难度有多大,把自己劝退了(也许编程学习也不该这么劝退自己)。

1月21号买了机票,机票定下来后找上级报批了假期,接下来的几天都在弄申根签证材料,亲属的邀请信很快弄好了,然后约了签证中心周五的递签,当天凌晨大巴去芝加哥,当天回。这一次行动迅速,不像以往弄签证移民相关的东西时总是产生很多情绪,无比拖延。当然这一次也不是完全没有情绪,准备材料的过程中,觉得边境这种东西弄出来就是人为设限,然后以此牟利,我弄一次签证花去的时间精力不算,全程下来光是钱就花了几百美元。

使馆签证费$89

签证中心服务费加拍照加邮寄费用$89

旅行保险$22.67

芝加哥交通费:大巴$60.5+网约车$22.99

总计:$284.16

准备的过程中对边境这个东西产生了质疑和怨念,但同时又很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我有工作,有收入,有医保,需要假期出行上级也立马批准了,这已经比以前穷学生时代的生活强了太多。

去芝加哥的前一天,在上班的时候扫描了护照页,因为不太会用单位的扫描仪,前后折腾了快一个小时才弄好。那天晚上准备好了所有的材料后就早早睡了。准备材料的那一周,每天晚上都觉得很累。

凌晨三点我就起床了,去赶四点去芝加哥的大巴。三点半一切就绪,我装好了家属分装好的几块饼,还有我装满热水的大保温杯。打开网约车app,结果太早了,竟然没有Uber或是Lift的车,城市小了就会这样。坐大巴的地点离我两公里,家里只有一台车要留着接送孩子用。最后一刻我只好把自行车充了气,骑车去了。中西部大冬天的凌晨三点半骑车真是冷得要人老命,路面还有冰,街上空荡荡,没有什么车,更是没有什么人,后来在自行车道上见到一个行人,大冬天的凌晨这是要干嘛去?在冻僵前骑到了地点,大巴已经在街边停着了。上车没多久我就打开保温杯喝起了热水。暖和起来之后包裹好自己又睡了一个小时。醒来的时候到了芝加哥远郊,正飘着大雪,进城的交通拥堵,我有些心焦,不停地看时间刷谷歌地图,计算着什么时候能到,到了之后如何准时赶到递签地点。

早晨大巴原定8点05分到芝加哥的车站,离签证中心步行40分钟,我原本打算走过去,结果因为大雪八点半才到。一下车我就赶紧踏着雪飞快地走,走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速度还是没法按时赶到。不得不打了网约车,路边等车时也在不停看表心焦,司机似乎不太认识路,绕了好久才找到我在哪儿。终于上了车,在九点差四分钟时到了。到了大厅之后其实等了十几分钟才轮到我,早知道就不浪费那车钱了,走过来似乎也误不了太大的事,这都是马后炮了。

十点办完了事想去逛逛,毕竟好久没来downtown了,但想去的H&M和牛角都是十一点才开门,时间不够。于是我在谷歌地图上瞎找了附近一家叫Do-rite Donut$Chicken的店,吃了炸鸡薯条甜甜圈(甜甜圈还是太甜了!)食完高热量垃圾食品,裹好衣帽,又踏着马路上的雪水泥水,走了四十分钟回车站。路上稍稍停留拍了些照片,我好像还没怎么见过雪中的芝加哥:通往密歇根湖的河道结冰了,但离的远的河道还没有冻结,路过的树上站满了麻雀。

这些就是我芝加哥城里一小时游的见闻了。

回程大巴又是四小时,在车上跟妹妹聊天,吐槽妈妈说的那些难听的话。想在车上睡一会儿最后也没睡着,但刷着手机四小时似乎也过得很快。三点多大巴到了,正赶上周五学生下学,街上满是人,我又蹬着自行车回家去了。

游记

游记丨重回新奥尔良

平安夜这天,我拖家带口,再次来到了新奥尔良。

上一次独自出行到此和几个朋友会面,感受了一下最后的自由,快乐不已。

然而,这一次从出行前一周就因为工作和生活上的失序十分烦躁,放假前的最后一周我有一些紧急的工作要完成,神经有点紧绷,然后孩子的nanny生病了,孩子只好呆在家,我需要在家工作好看着孩子,而我并不喜欢在家工作,因为远程工作的桌面用起来不顺畅,家里还有很多家务干扰。这样忙乱了一周后,平安夜前一晚也没能歇息一下,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的出行。平安夜这天到了机场我的烦躁就开始冒头,家属走路走在前面完全每留意我推着孩子走在后面,结果一块挡板弹回来打到了孩子的头,孩子哭了起来,我顿时就被点着,但又克制着,强压心头的火焰。

下午到了家属订的住宿后,我对住宿十分不满意,地点有些偏,要推着孩子走十分钟才到景区,沿路道路不平不方便推车,并且感觉周边有些不安全。空间小,小孩完全无法活动,时不时要担心她磕着碰着。此时我已经无法强压心中的不耐烦和怒气,整张脸都扭曲了,回想起来这可能是近几年来我情绪最糟糕的一次。后来平静下来反思自己的态度,也觉得自己很糟糕,这样情绪失控让周围的人都不好受,对于解决问题也没有任何帮助。家属安排行程订机票订酒店付出了劳动,没做好的地方可以心平气和地商量,下次出行的时候改进。家属说:“你当时的表情让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回看有孩子之后的两年,我这样情绪暴躁差不多每一两个月就会爆发一次,大部分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脾气有道理,但在新奥尔良这次我觉得是自己过火了。第二天的时候他提起了这件事,我们好好聊了一下,我道了歉。

这次发火学到的是:

1. 出行前如果工作很忙,在出行前一定要先休息一下再走,沉淀一下才好再次出发。

2. 出行安排行程这种事,如果已经放手让家属去做,要么在前期就给反馈以更好地计划,要么就什么都不要说,后期出了什么问题及时沟通调整,发脾气不解决任何问题。

3. 现在带着小孩出行,小孩的需求一定是要优先考虑的,住宿空间要够大,服务要及时,住宿地点离想去的地方近,或是公共交通方便。

以上就是有孩子后第一次出行的状态。两人交谈完不别扭了之后可以放下不愉快好好度假了。

和上次一样,这次来新奥尔良也并没有做太多的功课,但它是个如此独特的城市,在街上随便走走就有很多惊喜。刚到的那两天是圣诞假期,我俩又起得早,所以头两天的早晨景区都很空旷,没有什么人。第一天是圣诞,这天我八点前就带着她出门了,在密西西比河边走了走,Jackson Square的门口一如既往有人奏爵士乐,旁边的楼上有个泡泡机不停着吹着泡泡,在清晨阳光的映射下显得很梦幻,不少游客都在泡泡下拍游客照,而我只是拍了下泡泡。上午就在French Quarter里一条一条街沿着瞎逛暴走,但很多店都没有开,不过即使开了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想逛的店。太阳当头,很快就热了起来。French Quarter就是那种很典型的非常游客的地方,建筑风格鲜明,但也少不了景区的脏乱,有天早晨我甚至路遇了一团大便,上面粘满了黑色苍蝇,我只是用余光扫到,赶紧用意念擦去脑子里留下的印象。餐馆看着也都很景区很游客,街道的石板路不太平整又窄,推着婴儿车不太顺畅。早晨找了家叫Cafe Maspero的地方吃了Jambalaya,Gumbo和Etouffe这些游客必尝的菜,还好每一份都只有一小碗,尝尝味道就好,都还不错。吃完走去了French Quarter背面的Louis Armstrong公园,在里面瞎转悠,同时等公车。

中午坐了公车去Garden District,也是在里面的街道瞎逛,看看以前种植园里的大房子。伴侣说这些大房子看着心里怪怪的,我说那是不是因为老让你想起Django Unchained里奴隶主住的房子?走在路上,南方老树的巨大树根把sidewalk的石板都掀起来,实在不适合推儿童车。在Garden District逛完后我们沿着St. Charles街一路往回走,穿过了博物馆区,在Canal Street上找了家餐馆吃了烤生蚝(Creole House Restaurant and Oyster Bar),黄油和蒜烤出来香味四溢,入口是很爽,但带黄油带奶油的菜我的胃总是不太能消化,最后那份虾的汤汁没有吃完,也被我打包带回了家,路上买了包意面,在住宿处用烧水壶煮了拌面,又吃了两顿,真是一点儿也没浪费。吃完穿过French Quarter,走了很长一段路,在下午四点回到住宿,天还是亮的,如果没有小孩,那晚上还可以继续出去玩一轮,然而有小孩的话六点多就要陪她睡觉,夜生活夜景什么的就没得看啦。

圣诞之后大多店铺都恢复了营业,整个人立马上就多了起来。著名的Cafe Du Monde早晨7:30开门,我们八点到时门口已经排了长队,好在服务窗口发餐很快,我排了一分钟就买到了油炸面团Beignet,刚出锅时外面酥脆里面软有嚼劲很好吃,很像我小时候在早点摊买的一种油炸的长方形面团,也是要粘糖粉吃。前两天总是关着门的Jackson Square也开了,我们拿着炸面团坐在里面的长椅上吃。

吃够了之后,我们就推着孩子去坐公车,去城北的City Park。这里的公车下车时居然要自己把门推开,推着推车很不方便。公园特别大,里面有小湖可以坐天鹅船,可以租自行车,有儿童博物馆,艺术馆,雕塑园,植物园,游乐园,还有Cafe Du Monde的一家分店,附近还有一个St. Louis墓园三号。公园里其实能玩一整天,但我们只潦草逛了艺术馆,雕塑园,在小湖边看了下乌龟晒太阳。艺术馆比较小,但雕塑园很大很有意思。后来在公园里散步,离开之前又去了Cafe Du Monde。下午去Downtown的日餐烧烤牛角吃了一顿好的,吃肉吃得太开心了!吃完又推着小孩穿过游人如织,过于喧闹的French Quarter,暴走了40多分钟回到住处。

最后一天了去了西郊的大学校园和公园。一大早打了个车去了西边远郊的Audubon Park,公园北面是Tulane University和Loyola University两所大学的校园。这个公园北边是St. Charles街,街沿线有电车,且一路都是那种看着至少有四千尺的大宅子。话说我以前听说美国有gated community,就是那种围起来有门禁的社区,但我从来都没亲眼见过,昨天倒是见到了,公园正北面的Audubon Place就是个带门禁的社区,门口还有个门卫亭。

公园分两部分,北边那块有水有平整的路以及大片的林子,还有两个小孩玩的playground,设施很齐全。路上全是附近居民在散步。水上有很多水鸟可以看,有个湖心鸟岛,上面栖息了几千只鸭子,十分闹腾。公园南边的部分看着就要荒芜多了,道路坑洼感觉很久没修了,靠近密西西比河的部分是一条铁路和大片的球场,没有什么人,最大的看点是一棵长了两百多年的老树。树枝垂到地上又生根长在了土里。树干上有个看着像小门的地方,感觉真的有精灵住在老树里面。

这个公园比昨天去的City Park要小一些,逛完了之后我们就沿着横穿公园的Magazine Street一路往东步行,周边的社区在Uptown,很典型的中产社区风格,整齐干净,沿街有很多商店和餐馆,比如Whole Foods,Lululemon以及不少中东餐馆。

走累了坐了个公车,去商业区的Daisy Mae买了份炸鸡,然后沿着街走去了密西西比河边的Riverwalk,那里在修,所以看着都是杂乱的建筑工地。这回又去了河边商场里的Cafe Du Monde买了些beignet和面粉,算是把城里的几家店逛齐全了。坐在旁边的码头吃完后就往回走。河边游客多,推着儿童车在人群里穿梭并不容易。下午三点的Jackson Square和French Quarter人多到爆,我们赶紧回家收拾东西了。

本来打算一直呆到31号,准备开车去周边的自然区看看,但现在小孩要上日托了,日托要求出行后至少要隔离一周才能上学,所以我们改了行程,28号就回家去隔离。可以逛的地方还剩很多,比如mid-city就没怎么去,留着下次再来。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